杏彩体育

咨询热线:028-5613186

首页 > 新闻动态

登顶的诱惑

发布时间: 2025-10-07

本文转自:沈阳日报

  □余愚愉

  坦白来说,我的南岳衡山之游是失败的。

  到衡山之前,我一如既往地做了许多功课。既然能超然于诸多名山而位列五岳,那衡山一定有其独特之处。诚然,三教之和谐共生让衡山灵光熠熠;历代之嘉恩赐封使南岳饮誉海内。尤其当我看到衡山主峰,祝融峰高约1300米时,我不禁一笑——这个海拔,较之老家大别山区的白马尖尚且低了近500米——莫等闲,径直疾速登顶,我与诸君峰顶痛饮耳!

  然而,我错了。

  从一开始,我就错了。但很遗憾,我也是在事后很久才知道原来一开始我就错了的。

  我们先讲一段题外话。

  第一次听说衡山作为五岳之一,应该是儿时看金庸小说《笑傲江湖》,衡山作为五岳剑派之重要一派了。衡山派似乎充满了奇幻色彩。掌门人“潇湘夜雨”莫大先生总是拉着一把如泣如诉的胡琴,剑与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;另一位高手刘正风因爱好音律结交对手而致使满门被诛。这些奇人奇事,为衡山增添了一抹奇幻底色。而这奇幻之根源,全在乎衡山本身。

绝顶

  所以——奇云幻雾,这是衡山真正的魅力。

  若游人穿行于梵音古道,总会感觉与眼前百变千幻之云雾一样:时上时下,忽高忽低,非左非右,似飞实走。恍然间,衡山之云雾,悬泉,湖水,飞瀑,古树,故道,竟然在移步换景中巧妙地连接起来。耳听山泉潺潺,看云雾缭绕时聚时散;目送青山隐隐,味花香四溢似淡实浓。游人每走一步,每登一阶,都如同在云雾中翱翔一般,加之衡山本就不高,山路也不陡峭,有些路段竟会平坦自如,人们不觉健步如飞。想来,若能在登临途中体验到这腾云驾雾之快意,百转千回之幽趣,千变万化之山景,便算是摘得衡山奇幻之真味了。

  然而,从刚进山门那一刻,我的心里只有两个字——登顶。

  回想起来,当登顶成了我唯一的目标,路上的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我们总会想当然地认为:顶峰一定有最开阔之视野,一定可以看到最壮丽之云雾,一定有最缥缈之仙境,也一定会有最浪漫之邂逅。人们常挂在嘴上说,最美的风景,必在顶峰!那最佳的观景台,只能是顶峰。所以,请把全部目光集中于每一步台阶,不辞劳苦,赶紧爬!顶峰就这样诱惑着我,不顾一切地要加速爬上去!

  莫抬头,抬头见天梯栈道恐生畏惧;莫停留,停留太久怕美景美人时不我待……请务必加速,再加速!

  然而,这并不是衡山所愿意让我们看到的。

  当我艰苦地兜兜转转爬了整整6个小时到达顶峰,迎接我的只有茫茫云海,它竟然遮住了所有的视线。在顶峰,反而不能达到“穷千里目”的效果——不见青山妩媚,亦不见流水激荡,唯无边之雾海如如不动,根本无法感受云雾在山中回荡缥缈的飞翔之感,它好像故意让急于登顶的人什么也看不到。原来行到顶峰处,唯天与云与山,上下一白,站在祝融峰上,我才猛然意识到:我是不是,错过了什么?

  步履匆匆,山中幽香之野芳,我不曾摘下端详;行色疾疾,涧下飞动的流水,我也不曾掬起品尝。云奇乎?山秀乎?水甘乎?答曰:一无所知。现在,面对茫茫云海,眼前只能回想起头顶的一步一步的台阶,似乎山间只回荡着我拾级而上充满苦涩的喘息声。

  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衡山的一声叹惋……

  当登顶作为一种诱惑的时候,衡山的百转千回,柔情蜜意,倒像是一种障碍和负累,因而我们自然就领略不到这种美。我们总是被“顶峰相见”的豪情壮志所感染,然而。不是所有山,所有事,都必须登凌绝顶、畅享一览众山小的快意才算有价值、有意义。比如,衡山偏偏不是这样的。衡山的美并不在峰顶,而就在此山之环游之中。游人所要享受的,恰恰不是登临顶峰的那份快意,而是登山途中柔媚多娇的回环往复。衡山之低吟婉转,似乎就是在告诫游人——登临吾处,切莫执于登高。

  想来,我们从小到大,都会有意无意地被灌输一种名曰“顶峰”的诱惑,如登山一样,若不登顶,就算不得登山。好像我们的固有观念就是:不登到最高处,就不可以说成功;还有,甚至要说,谁站得高,谁就算更成功。于是,我们渐渐变得不允许迟缓、不宽容半山,不敬畏登攀、不待见远观,而只着眼于——最终是否登顶。这样一种“顶峰才有意义”的观念,往往会让我们丢失太多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东西。对于顶峰的执着常常屏蔽了我们对于过程本身的体验,就像衡山的美:侬大可不必跳出云雾之外,而就在云雾缭绕之中,即可得见。如果我们过于执着顶峰,那可能在顶峰处再回首,但见云海茫茫而空无一物,当我们喘息着回忆起这一路,好像什么都没留下……

  登临衡山观云雾如飞,其实大美只在当下。诚愿诸君吸取我登临衡山“失败”之教训,于人生之“衡山”中得见大欢喜。